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根据《关于印发山东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6〕92号)和《关于执行省政府鲁政发〔2006〕92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劳社〔2006〕51号)文件规定,核算基本养老金。
其中: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2039年1月开始最低缴费20年。(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最新文件上,社平工资已改称为养老金月计发基数。
平均指数=历年缴费工资÷历年社平工资(在岗工资)÷计算指数总年限(从1993年开始计算至退休年限)
指数化工资=上年在岗工资×平均指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指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
1、个人帐户=企业划转比例+个人缴纳比例=11%,95年以前没有企业划转。 2、96年以后实行个人帐户,企业划转:96、97年为8%,98年为7%,99、2000年为6%,2001、2002年为5%,2003、2004年为4%,2005为3%,2006年以后企业不再划转。
养老待遇可否预知:“能不能提前看看退休时候能领多少钱?”
作为目前养老待遇计发的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6〕92号))规定,待遇核定要用到退休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现在公布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而这个数是个变量,所以,养老待遇无法预知。
可以参考政务服务小程序
核定待遇是否分档:“挂挡缴费的,已经有29年的工龄了,是不是应该咬牙再交一年社保,缴到30年,30年这个档次领取待遇是不是更高?”
国发〔1978〕104号作为企业职工养老待遇计发的“前世”,特点:未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工龄、按本人标准工资核定养老待遇。在“前世”,企业职工确实是按照工龄分档核定退休费。鲁政发〔2006〕92号文施行,作为现行的计发办法,不按照工龄分档核定养老待遇,主要与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突击交高基数能否拉高待遇:“还有2年退休,这2年按照封顶指数交社保,退休时候是不是能拿更高的养老金?”
现行的计发办法用到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历年的缴费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月指数),所以,突击交高基数对待遇核定的拉动作用有限。现行政策规定,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月、季、半年或年度缴费,缴费基数可以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选择。但是,待遇核定需要看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需要用历年缴费计算平均指数,所以,请参保职工关注自己历年缴费情况,根据往年缴费基数的高低合理缴纳社保费。
*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的由来?
2019年4月28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 <山东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字 〔2019〕91号),明确提出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按照国家规定,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全口径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所以,自2019年起,山东省每年统一测算公布上年度省全口径平均工资。同时提出,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后,省里将制定出台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过渡措施,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具体办法按国家要求另行制定。
(鲁人社字〔2023〕108号)关于公布2023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通知
关于公布2022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通知@鲁人社字〔2022〕100号
2021年度山东省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确定为6893元
2019-2020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及计发待遇基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