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GB/T26341-2010
来源: | 作者:advertising-100 | 发布时间: 2011-07-27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GB/T2634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1年第2号公告)

一、视力残疾标准

()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视力残疾的分级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三级,≥0.05-0.1

四级,≥0.1-0.3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二、听力残疾标准

()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听力残疾的分级

1.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dB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2.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3.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4.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三、言语残疾标准

()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3岁以下不定残)

言语残疾包括:1.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2.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4.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6.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7.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它行为变化等。

()言语残疾的分级

1.言语残疾一级: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10%,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不能进行任何言语交流。

2.言语残疾二级: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

3.言语残疾三级: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

4.言语残疾四级: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或长篇表达困难。语音清晰度在46%-6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

四、肢体残疾标准

()肢体残疾的定义。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肢体残疾包括: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肢体残疾的分级

1.肢体残疾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5)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8)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2.肢体残疾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3)双大腿缺失;(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级中的情况)(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3.肢体残疾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双小腿缺失;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级中的情况);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

4.肢体残疾四级: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单小腿缺失;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5厘米);脊柱强()直;脊柱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单侧拇指全缺失;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两肢功能轻度障碍;类似上述的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五、智力残疾标准

()智力残疾的定义。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有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智力残疾的分级

级别、发展商、智商适应性行为 WHO-DASⅡ分值分值

0-6岁、7岁以上 (AB)18岁以上

一级:≤25 20 极重度 ≥116

二级:26-39 20-34 重度 106-115分;

三级:40-54 35-49 中度 96-105分;

四级:55-75 50-69 轻度 52-95分。

六、精神残疾标准

()精神残疾的定义。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精神残疾的分级。18岁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WHO-DAS分数和下述的适应行为表现,18岁以下者依据下述的适应行为的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

精神残疾一级:WHO-DAS值在≥116分,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精神残疾二级:WHO-DAS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简单照顾者的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三级:WHO-DAS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四级:WHO-DAS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七、多重残疾标准。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多重残疾。多重残疾应指出其残疾的类别。多重残疾分级按所属残疾中最重类别残疾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政策解读 |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

依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GB/T26341-2010)解释:“残疾类型分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多重残疾。残疾等级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视力残疾

(一)视力残疾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力残疾分级原则

按视力和视野状态分级,其中盲为视力残疾一级和二级,低视力为视力残疾三级和四级,视力残疾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视力残疾,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视野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视力残疾分级见表1。

      听力残疾

(一)听力残疾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力残疾分级原则

按平均听力损失,及听觉系统的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 环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级(不配戴助听放大装置)。

:3岁以内儿童,残疾程度一、二、三级的定为残疾人。

1、听力残疾一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dBHL,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极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2、听力残疾二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 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0-90)dB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3、听力残疾三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4、听力残疾四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

(一)言语残疾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 或病程超过两年,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包括:失语、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滞、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口吃等。

:3岁以下不定残。

(二)言语残疾分级原则

1、言语残疾一级

脑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极重度损伤,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小于等于10%,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2、言语残疾二级

脑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重度损伤,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3、言语残疾三级

脑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中度损伤,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4、言语残疾四级

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轻度损伤,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表达困难。语音清晰度46%-6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肢体残疾

(一)肢体残疾定义

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 (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肢体残疾主要包括:a.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b.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c.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二)肢体残疾分级原则

按人体运动功能丧失、活动受限、参与局限的程度分级 (不配戴假肢、矫形器及其他辅助器具)。肢体部位说明如下:

a.全上肢:包括肩关节、肩胛骨;

b.上臂:肘关节和肩关节之间,不包括肩关节,含肘关;

c.前臂:肘关节和腕关节之间,不包括肘关节,含腕关节;

d.全下肢:包括髋关节、半骨盆;

e.大腿:髋关节和膝关节之间,不包括髋关节,含膝关节;

f.小腿: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不包括膝关节,含踝关节;

g.手指全缺失:掌指关节;

h.足趾全缺失:跖趾关节。

1、肢体残疾一级

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a.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b.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d.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e.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

f.双上臂和单大腿 (或单小腿)缺失;

g.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h.四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含) 以上不同部位缺失;

i.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2、肢体残疾二级

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a.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

b.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

c.双大腿缺失;

d.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

e.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

f.三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含) 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一级中的情况除外);

g.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3、肢体残疾三级

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a.双小腿缺失;

b.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c.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d.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e.二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含)以上不f.同部位缺失(二级中的情况除外);

g.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

4、肢体残疾四级

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a.单小腿缺失;

b.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大于等于50mm;

c.脊柱强 (僵)直;

d.脊柱畸形,后凸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

e.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f.单手拇指全缺失;

g.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h.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i.侏儒症(身高小于等于1300mm的成年人);

j.一肢功能中度障碍或两肢功能轻度障碍;

k.类似上述的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智力残疾

   (一)智力残疾定义

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 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二)智力残疾分级原则

0-6岁和7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发育商、智商和适应行为分级。0-6岁儿童发育商小于72的直接按发育商分级,发育商在72-75之间的按适应行为分级。7岁及以上按智商、适应行为分级;当两者的分值不在同一级时, 按适应行为分级。WHO—DASⅡ分值反映的是18岁及以上各级智力残疾的活动与参与情况。智力残疾分级见表2。

       精神残疾

(一)精神残疾定义

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精神残疾分级原则

18岁及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依据WHO—DASⅡ分值和适应行为表现分级,18岁以下精神障碍患者依据适应行为的表现分级。

1、精神残疾一级

WHO—DASⅡ值大于等于116分,适应行为极重度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2、精神残疾二级

WHO—DASⅡ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3、精神残疾三级

WHO—DASⅡ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4、精神残疾四级

WHO—DASⅡ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多重残疾

(一)多重残疾定义

同时存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

(二)多重残疾分级原则

按所属残疾中残疾程度最重类别的分级确定其残疾等级。

文件来源:

https://www.zgscl.org.cn/details/zwgk/zcjd/33166.html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TYzMTE3NA==&mid=2247497312&idx=2&sn=932b8368f0f7eb0c858ef6c191a0e19c&chksm=f8491a03edd83862e227c6e7e3e9def889fd01444ddeaf7da6be1b35a4b2443fd17e66ea4ea2&scene=27

https://www.xuancheng.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525188.html






问题留言

  • 标题
  • 内容
提交
标题内容提交时间
442023-04-18
332023-04-18
222023-04-18
112023-04-18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疑问以当地有关部门解释为准。

×网校网课
×各类证书